天氣炎熱。閑來無事,去商場溜達,可能是女人的專利。
路過一家店鋪的玻璃櫥窗,閨蜜看中掛在衣架上的一條裙子——粉色碎花,在商場燈光的映射下,感覺誰能穿上它誰就是最惹人注目的小公主。這是個女裝店鋪,掛著英文牌匾,我不知道是什麽牌子。可能是某個潮牌?閨蜜說裙子很好看,她想穿,但她知道這裙子會很貴。我說,再貴不過7-800塊。我們昂首闊步地走進店裏,我很快被打臉。
店鋪裏有兩個營業員,一個顧客,那個顧客頭發比我還長。最初我以為隻有一個營業員兩個顧客,因為其中一個營業員很年輕,看起來像是消費者。裙子摸起來很舒服,我趕緊翻看吊牌:2680元。這件裙子,平平無奇,她賣2680元!我和閨蜜都笑了。我笑自己的自以為是。閨蜜笑她的情理之中。
我問營業員:這件裙子打折嗎?營業員瞟我們一眼:不打折!我和閨蜜撇撇嘴離去,絲毫不覺得自己受到什麽侮辱。買不起就是買不起,買不起態度不好也沒關係。但我同時知道,另一個女顧客會買她身上正穿著的那件綠色緊身背心。我盲猜那件背心吊牌價1680元?
我和閨蜜討論,什麽樣的人會去買那條2680元地裙子?最後我們得出結論:有錢人買衣服看心情,我們買衣服得看價格。
我們繼續在商場閑逛,喜茶,奈雪,好利來,顧客盈門。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大部分的女人都打扮得很精致,不管是單身少女還是帶娃少婦。少有如我和閨蜜這般穿著拖鞋就來逛街的。我自嘲膀大腰圓像個生過3胎的中年女人,可實際我沒孩子;閨蜜走路慵慵懶懶像個柔弱的少婦,我們倆彼此不嫌棄各自的裝扮。閨蜜說:我們這種打扮一看就是“有錢人”。我自嘲地笑笑,可能我們不約而同地都看過網上流傳的關於“別人隻是來高級餐廳吃個午飯,而你是打扮精致地來打卡”的言論,聊以慰藉。
這個商場裏的很多品牌我都不認識,而這些不認識的品牌基本是女裝。它們很貴,但也有人消費,而且是很多人。就比如UGG這個店,我從來沒進去逛過。我聽說過它很貴,但它今年的設計很好看,很吸引女生。我想穿上那毛茸茸的綠色拖鞋,但我知道我買不起。我買不起的店鋪,我一般也不會進去看。今天若不是閨蜜想看,我也不會走進那一件裙子賣2680元的店鋪。
我時常在想,會有什麽樣的人進入這些店鋪,花幾千塊錢買一件短裙?一雙毛茸茸的拖鞋?或者花幾百塊錢買一雙襪子?
我穿梭過人群,迎來送往,每個人的身上都有logo,或知名,或不知名,或真或假。
商場的人不少,但像我和閨蜜這樣隻是想逛一逛的人偏多。猶記得商場開業那天,UGG被擠得水泄不通,而那人群中,肯定沒有我的身影。
(责任编辑:贵州省)